夏天安装复合交变盐雾试验箱的全流程与常规安装基本一致,但需特别注意高温环境对设备散热、湿度控制及操作人员安全的影响,以下是针对性调整后的详细流程:
一、场地准备(夏季重点:散热与温湿度控制)
环境要求
通风散热:选择通风良好的实验室,若环境温度超过30℃,建议加装工业风扇或空调(温度控制在25-30℃),避免设备因环境高温导致散热不良。
避免热源:远离夏季阳光直射区域(如窗边)、空调出风口或其他发热设备(如烘箱),防止局部环境温度骤升。
空间预留:设备与墙壁/障碍物间距≥500mm(比常规增加200mm),增强空气流通,帮助箱体散热。
地面与承重
确保地面平整,承重≥设备重量(含盐水、饱和桶水量)的1.5倍,夏季多雨地区需检查地面防水,避免积水影响设备底部散热孔。
二、设备开箱与检查(夏季重点:防潮与部件保护)
开箱验收
检查包装是否因夏季潮湿出现霉变,确认设备外壳、玻璃观察窗无运输损坏,密封圈(耐盐雾材质)无老化开裂。
核对配件清单:喷雾系统(喷嘴、盐水泵)、管路(PVC硬管、接头)、样品架(玻璃/塑料材质)、安全接地线缆等是否齐全。
内部部件检查
清理箱体内因储存或运输可能产生的灰尘、冷凝水(夏季空气湿度高,需重点擦干水箱、饱和桶内壁),检查喷嘴是否堵塞(可用纯净水冲洗)。
三、安装连接(夏季重点:防结露与气源干燥)
电源与接地
接入独立380V(或220V,根据设备型号)稳压电源,夏季用电高峰期需配置稳压器,防止电压波动影响加热管或控制系统。
接地电阻≤4Ω,确保雷雨季节设备漏电保护有效。
管路连接
排雾管:采用直径≥50mm的PVC硬管,倾斜角度≥5°(比常规增加2°),出口远离空调或通风口,避免外部湿热空气倒灌导致管路结露。
气源系统:连接功率≥2.2KW的空压机,加装高效油水分离器+干燥过滤器(夏季空气湿度高,需每日排水1-2次),调节喷雾压力至0.8-1.0kg/cm²(避免高温导致气压不稳定)。
水箱与盐水配制
纯净水添加:向箱体水箱、饱和桶注入去离子水(夏季微生物易滋生,建议每次试验前更换新水),水位以淹没低水位探针为准,密封槽加水至刻度线(防止盐雾外溢腐蚀设备)。
盐溶液配制:按5%浓度(NaCl:蒸馏水=5:95)配制,夏季需现配现用(避免长时间存放变质),CASS试验需额外加入0.26g/L氯化铜,并用冰乙酸调节pH至3.1-3.3(高温环境下pH值易波动,建议用精密pH计实时监测)。
四、调试与试运行(夏季重点:高温参数校准)
空载调试
温度校准:设定中性盐雾试验参数(箱体35℃,饱和桶47℃),夏季环境温度高,需提前1小时开机预热,观察温度控制器显示是否稳定(波动≤±1℃),若超差需检查加热管、风机及温控传感器是否正常。
喷雾测试:启动喷雾系统,观察喷嘴雾化是否均匀,盐雾沉降量控制在1-2ml/80cm²·h(夏季气压变化可能影响沉降量,建议用标准漏斗在不同位置取样校准)。
安全检查
测试超温保护功能(手动触发温控器上限,设备应自动断电报警),检查箱体门密封条是否因高温软化导致盐雾泄漏(可涂抹少量硅脂增强密封性)。
五、夏季使用注意事项
日常维护
每日试验结束后,排空盐水槽残留溶液(夏季易结晶堵塞管路),用纯净水冲洗喷雾系统;每周清洁饱和桶滤芯,防止藻类滋生。
设备运行时,实验室相对湿度控制在≤70%,避免箱体内外温差过大导致玻璃观察窗结雾影响观察。
操作人员防护
高温环境下佩戴隔热手套、护目镜,避免直接接触设备外壳(夏季表面温度可能超过40℃);配置防暑降温用品(如风扇、降温贴)。
总结
夏季安装核心是强化散热、控制湿度、防止盐雾腐蚀,通过优化场地环境、加强气源干燥、实时监测参数,可确保设备在高温条件下稳定运行。安装完成后建议连续空载运行24小时,确认各项指标达标后再进行正式试验。
本文出自:南京环科试验设备有限公司,转载请注明出处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