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合其大型化、高复杂度的特点,步入式盐雾试验箱的维护保养需围绕“防腐、控耗、系统稳定"三大核心目标,分日常点检、定期维护、专项保养三个层级开展,具体方法如下:
一、日常点检(每日/每次试验前后):快速排查基础隐患
环境与安全检查
确认设备周围无杂物堆积(保持≥1m通风空间),舱体门密封胶条无变形、破损,观察窗玻璃无盐雾结晶(影响观察时用软布蘸清水擦拭)。
检查供电电压(380V±10%)、接地是否正常,急停按钮功能完好(按下后设备立即断电)。
介质与耗材检查
盐水箱:液位需在“MIN"~“MAX"刻度间,不足时添加5%氯化钠溶液(用去离子水配制,pH 6.5~7.2),避免直接添加自来水导致喷嘴堵塞。
饱和桶:水位需淹没加热管(约2/3高度),缺水时通过自动补水阀补充,严禁干烧(会导致加热管烧毁,维修成本约5000元/根)。
功能试运行
启动前空箱运行10分钟,检查喷雾是否均匀(喷嘴无堵塞,盐雾呈扇形扩散)、温度是否稳定(波动≤±2℃),异常时立即停机排查。
二、定期维护(每周/每月/每季度):系统性保养核心部件
1. 每周维护:聚焦喷雾与清洁
喷嘴清洁:拆卸所有喷嘴(共10~20个),用5%柠檬酸溶液浸泡30分钟,去除内部盐结晶,用压缩空气(0.2MPa)反向吹气疏通,安装时确保与舱体垂直(偏差≤5°,否则影响盐雾沉降均匀性)。
样品架与舱体清洁:用软毛刷清理样品架上残留盐粒,用清水冲洗舱底集液槽(避免盐渣堆积堵塞排水口),干燥后涂抹硅基润滑剂(防止金属部件锈蚀)。
2. 每月维护:深度防腐与系统校准
管道与阀门检查:
疏通盐水循环管道过滤器(拆卸滤芯,用清水冲洗至无杂质),检查电磁阀、气动阀动作是否顺畅(卡顿时报修,避免喷雾中断)。
对舱体金属框架、门把手等非PP材质部件,涂抹防锈油(如凡士林),隔离盐雾腐蚀。
参数校准:
用标准温度计(精度±0.1℃)对比舱内温度传感器,偏差超过±0.5℃时通过PLC控制系统校准;
放置3~5个80cm²收集杯,测试盐雾沉降量(1~2 mL/80cm²·h),不均匀时调整喷嘴角度或更换分散器。
3. 每季度维护:耗材更换与性能优化
更换关键耗材:
水路过滤器滤芯(截留水中杂质,避免堵塞喷嘴)、密封胶条(门封、管道接口,老化会导致盐雾泄漏,更换时需涂抹密封胶增强防水性)。
若发现盐雾沉降量持续偏低(<1mL/80cm²·h),更换喷嘴(优先选择无结晶玻璃材质,寿命约4000小时)。
保温与能耗检查:
检测舱体保温层是否破损(用红外测温仪扫描外壁,温差>5℃时需填补保温棉),检查风道密封条是否老化(影响盐雾循环均匀性)。
三、专项保养(每半年/每年):设备寿命与精度保障
电气系统维护
由专业电工打开控制柜,用压缩空气清理灰尘(避免短路),检查接线端子是否松动(重点关注加热管、风机接线柱),测量绝缘电阻(≥1MΩ)。
校准PLC控制系统时间、温度曲线记录功能,导出历史数据备份(防止数据丢失)。
结构与防腐处理
对舱体焊接缝进行渗漏检测(用清水喷淋,观察内侧有无渗水),发现漏点及时用PP焊条补焊;
若为复合环境试验舱(带高低温功能),检查制冷系统制冷剂压力(如R404A,正常压力0.8~1.2MPa),不足时补充并检漏。
年度第三方校准
委托计量机构对温度、湿度、盐雾沉降量进行校准,获取校准证书(作为试验数据有效性的依据),校准不合格项需在15天内整改。
四、长期停用保养(超过1个月):避免设备“休眠损坏"
排空盐水箱、饱和桶及管道内残留溶液,用去离子水冲洗3次,干燥后关闭排水阀,注入少量防锈剂(如亚硝酸钠溶液)。
舱体内放置硅胶干燥剂(每m³空间200g),关闭舱门并张贴“停用标识",每月通风1次(防止霉菌滋生)。
断开主电源,控制柜内放置防潮剂,定期检查电气元件有无锈蚀。
维护保养注意事项
安全防护:操作时佩戴耐酸碱手套、护目镜,避免直接接触盐雾(含Cl⁻,刺激皮肤);舱内作业需双人在场,防止缺氧或滑倒。
记录与追溯:建立《维护保养台账》,详细记录每次保养时间、更换部件型号、校准数据,便于故障溯源(如某批次样品测试异常时,可排查是否因维护缺失导致)。
专业协作:涉及电气、制冷系统等复杂维修时,联系设备厂商(如南京克莱梅泰)技术人员,避免自行拆解导致二次损坏(如PLC控制板更换需匹配设备型号,否则无法通讯)。
本文出自:南京环科试验设备有限公司,转载请注明出处,谢谢!